我校实施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

 ()左国太,周建平     |      2021/1/25 11:48:31

传统课堂的种种弊病让我们三中的每一个教师揪心:高中阶段本是学生生命的重要历程,理应由快乐幸福相伴;我们真诚地希望学生能够快乐学习,学习快乐!学生苦学、教师苦教的局面不改变,课堂效率就无法发挥,学生就不可能快乐学习!在朱斌校长的大力支持下,在左国太副校长的直接参与下,在教务处、教研处的直接帮助下,我们语文组率先实施新课改,虽然我们会常常感受到压力,但我们将坚强地做一个“探索者”、“前行者”。下面我就学校实行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自已的几点思考,不正之处,敬请批评和指导!

一、问题

1、教师培训任务重。由于我校是一所正在发展之中的普通县所高中,加之我县几所重点高中扩招,造成我校学生生源不足,学生学校正常的教学开支难以确保,开发校本资源,在短时期内让全体教师实施校本教研及“走出去”学习难度较大。必要的新课程培训的缺失,对于习惯于“应试”教育的教师们来说,新教材的开放性常常让一些教师无所适从,特别是一些老教师无法应对。

2、转变思想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。一是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系统搞得轰轰烈烈,但在我县教育界却知之不多,目前我县还没有一所高中已实行课改,没有形成一种共识。许多家长和老师依然把分数看得很重,在他们眼中,孩子优秀与否,还是以考试分数来论。

3、是受经济条件、文化环境的限制。我校有部分同学家庭并不富裕甚至是贫困,父母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,学生缺少获取教材以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,知识面窄,见识有限,难以参与以多种信息和直接经验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。

4、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不容乐观。新课改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等全新的学习模式,要求学生能自我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。我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,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,自主能力偏弱,更不善交流与合作,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素养偏低。

二、对策

1、正确把握教改方向, 加大培训力度。要“走出去”学习, 特别是向新课改已取得一定经验的学校教师取经,做到“ 取长补短”,

真正使校本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。二是学校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切实把教师培训、教学研究、教研当作目前的工作重点来抓,要加强学校内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,做到有计划、有安排、有系统,形成多级培训与教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。三是深入到已经实施一些课改学的学校做好调研, 争取县教育局领导高度重社和必要的支援,实行一对一的教学帮扶; 组织我校骨干教师和一些教师结成互助搭挡,努力成为我校一种教学扶贫的长效机制。

2、完善教学设施, 添置课改设备,发挥集智备课的力量。结合新课改的需要,添置完善我校的必要的紧缺教学设施,新课改离不开导学案资料的撰写和打印。像急需的打印设备,学校可以考虑在校复印处新增一台能高效使用的电脑和打印机。以各个年级相同科目老师为“单元”真正加大老师内部交流,特别一些中老年教师应当要放下架子,真正融入到各学科小组之中。

3、加强舆论宣传, 营造良好的氛围,让全体教师、家长、学生、社会明白新课程改革的意义,明白新课改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。课改最难的不是家长、学生,而是老师,课改最难的不是方法、技巧、操作技术手段,而是观念的改变。学校工会和各个教研组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,充分交流,以取得对老师对新课改的支持,引导和激发每一名教师关心教育、支持教育的情感,为课改献计献策。班主任老师是课改的另一角色,应当在班级上多宣传,多鼓励学生积极配任课老师的新教学方法;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、学习成绩,合理调整学习小组,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。

4、改革评价机制,激发内部活力。“评价是武器”、“评价是动力”、|“以评价促进发展”。在学生评价上,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多元化发展,倡导过程性评价;把“求真”、“向上”、“完美”作为学生评价最高终极目标,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指标。在教师评价上,鼓励教师终身学习,提高能力,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,引导教师把教室作为课改的实验室,不断促进教师向研究型、专家型教师转变。在学校评价上,注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,将学校的考评与学校声誉、校园文化建设挂钩。

5、坚持因材施教, 实施分层教学。可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,在教学中要“因材施教,区别对待”,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。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应当从“学情”出发,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特点,由浅入深,认真编写《导学案》。《导学案》是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、学习目标,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,知识经验,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,“导学案就是无声的老师”。当然导学案不能脱离高考这一根“指南针”,也不能脱离培养学生的发展的“终极目标”。

6、学校领导和各部门全力服务教师,善于发现问题。校领导是一所学校的课改的“灵魂”人物,要课改就必须要横下一条,绝对不能只抱着试试看的态度“玩玩”。发现问题,要马上通知各个部门,要求解决;积极参与新课改评课反馈、巡课反馈工作。

 “万事开头难”,我们为课改苦苦思索,有时候躯体会疲倦,但精神很快乐。课改,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年轻。相信上自校长的坚定,下自师生的拥护,齐心协力,风雨同行,衡南三中的新课改必定会闯出一片新天地。

 



[1] 左国太:湖南衡南人 本科学历   衡南三中副校长,语文老师,中学高级教师 

[2] 周建平:湖南衡南人 研究生学历  文学硕士      衡南三中语文老师